中国的红酒造假方式,之前我有写过一篇文章进行过全面的介绍——《进口红酒剖析》,有兴趣的可以去翻阅一下,这里就不多赘述,仅作简单罗列。在罗列之前,先来定义一下“假红酒”和“红酒造假”的概念,多数人对假红酒的理解比较狭隘,认为假红酒仅是“三精一水”勾兑的红酒,而这里所说的假红酒还包括任何假借、假冒、掺假等有违市场规则的红酒,红酒造假也就是制造一些列假红酒的一种行为。中国的红酒造假的方式主要有:三精一水勾兑(目前这种方式较少)、国内和区内灌装假冒原瓶进口、国内灌装冒充他国原产地、仿制名庄红酒、傍名庄红酒等,低、中、高端的红酒都有。造假技术上在某些红酒上表现得非常粗略,主要原因是大众对红酒的认知度偏少,更谈不上什么研究。
而诸国的红酒造假方式主要表现在:仿制名庄红酒、假冒本国其它原产地、以次充好等。比如说美国亿万富豪比尔·科切(Bill Koch)经历的仿制名庄红酒诸多次骗局,他收藏的有4万多瓶金额超过6位数的红酒中,至少有400瓶是仿制的假货,在2018年去世的德国著名红酒收藏家哈迪罗登史塔克(Hardy Rodenstock),就曾经卖给他4瓶托马斯·杰斐逊总统签名的名酒,不仅如此,卖给他假酒的还有美国著名的红酒收藏家格林伯格·艾瑞克(Eric Greenberg)、厨房造假康帝的世纪巨骗古里阿弯·吕迪(Rudy Kurniawan)及著名的皇家酒商(Royal Wine Merchants)等。可以说美国、德国在仿制名庄红酒上技术不是一般的好,但也不奇怪,毕竟一个是二战魁首,一个是最大受益者。
德国人在上世纪还有一个抹不掉的臭名就是他的很多红酒都被人们戏称为“糖水”,因为在管理上的疏忽,酒厂为了利润,在所酿造的红酒中若无其事的添加糖所导致的,因为德国地处北端,气候寒冷,葡萄成熟度很难达到理想要求,虽然可以理解,但这种方式人们也觉得是一种造假欺骗。
法国的造假是方式主要是假冒本国或者他国的原产地。深述历史,法国可以称得上是这种做法的鼻祖了,也正是这个原因,波尔多的红酒“酒法”才有诞生的可能,原产地的概念也正式由此时诞生的。但时隔如此之久,法国人还是丢不掉“传统”,2017年的波尔多假酒大案中,波尔多的某大酒商从法国的南部产区——朗格多克,拉回了大批的原酒灌装后贴上波尔多的标签进行出售,涉及到的有大区级AOC、超级波尔多、小产区AOC、多个村级AOC(右岸的波美侯及左岸的玛歌、波亚克、圣朱利安等),受灾的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卡斯戴乐酒业集团(Castel Group)。
西班牙的红酒造假方式主要是以次充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西班牙的拉曼恰产区,以低价闻名,因为低价,所以量大,因此出名,就这么简单,成名的背后不知隐藏了多数卑劣的手段。西班牙的以次充好的手段有很多种,比如说我身边发生的,一种是:价格低,但货拿回来后半年时间,出现大量沉淀;另一种是样版酒品质很好,价格漂亮,大批量进货以后,货不对板,且品质低劣。除此之外,还有滥用酒标的行为,就连政府监管人员也沆瀣一气,在新酿葡萄酒贴上 Crianza、Reserva和 Gran Reserva 葡萄酒的标签,喜欢喝里奥哈红酒的人看到这个可能会觉得不像哈。
意大利的红酒造假方式主要是仿制名庄红酒。意大利以经典传承闻名世界,当然在造假这一块还是喜欢“经典”,本国及外国(康帝)名酒都不放过,有些做得更聪明,在各地的餐馆中收集一些知名产区的红酒瓶子,灌装进一些低劣的红酒,再卖出去。
综上所述,就红酒造假的方式及范围来说,中国那是首屈一指的,但就技术水平高低来说,中国还是远不及其他国家的,主要原因还是中国人多数不懂红酒,收藏的人远不如国外的多,所以造假水平没必要那么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