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首页 产品供应 产品采购 酒类展会 酒类资讯 人才招聘 企业商家 招商加盟 知识问答

葡萄酒行业遇冷,转行卖白酒自救,能行吗!

   日期:2021-06-15     浏览:548    评论:0    
核心提示:近日,美国国际葡萄葡萄酒组织协会(OIV)公布了最新数据,2020年全球葡萄酒消费量下降了2.8% ,这是全球消费量连续第三年下降,
 近日,美国国际葡萄·葡萄酒组织协会(OIV)公布了最新数据,2020年全球葡萄酒消费量下降了2.8% ,这是全球消费量连续第三年下降,目前葡萄酒全球消费量处于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OIV总干事波·罗卡(Pau Roca)在报告中表示,这一下降主要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作为葡萄酒消费大国,2020年中国葡萄酒消费量下降了17.4%,而国产葡萄酒也在疫情下遭遇了“寒冬”。
葡萄酒消费创新低,行业遇冷
消费君对比了多家葡萄酒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报后发现,除了张裕以外,大部分葡萄酒企业较上年亏损程度较大,整个葡萄酒行业“萎靡不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酒生产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41.33万千升,同比下降6%;130家规模企业中亏损企业40个,企业亏损面为30.77%。全年累计销售收入100.2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9.82%;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5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74.48%。
产量下降,亏损面日益扩大,对比来看,葡萄酒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被白酒、啤酒甚至是黄酒远远甩在了后面。有业内人士表示,疫情对于白酒行业来说是一颗试金石,但对于葡萄酒行业,就像一根千钧重的稻草。
对于行业惨淡的现状,不少葡萄酒企业都表示,疫情是“罪魁祸首”,消费君却认为疫情只是一个加速器。据某市场调研结果显示,中国葡萄酒存在社交和家庭两个消费场景,消费比例大约为9:1。疫情的突然到来使得社交消费大量减少,而家庭消费市场却被中国葡萄酒企业长期忽视,这是导致国产葡萄酒销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中国葡萄酒市场已经低迷多年,自2012年我国葡萄酒产量的最高点为138万千升后,国产葡萄酒行业就开始了连续八年的下滑。除此之外,进口葡萄酒也抢占了较多的市场份额,但最近三年,我国进口葡萄酒的数量也处于下滑状态。
在业内看来,造成中国葡萄酒市场持续萎缩的原因很多,其中既有中国现代葡萄酒产业起步较晚、企业体量相对偏小,也有国内消费者认可度不高等多重因素,就算没有疫情,在白酒和啤酒的双重挤压下,葡萄酒也依旧处于弱势。
葡萄酒商“染酱”自救,能行吗?
今年3月26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相关葡萄酒反补贴调查最终裁定公告,决定从今年3月28日起,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相关葡萄酒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116.2%~218.4%。据了解,澳大利亚2019年正式超越法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葡萄酒进口来源,约占中国市场40%的份额。
有观点认为中国对澳洲实施反倾销措施后,澳大利亚葡萄酒进口或将放缓,随着进口酒库存消化完,国产葡萄酒将面临行业拐点,弥补进口葡萄酒的缺口,从而得到较快发展。但实际情况却是澳大利亚葡萄酒让出的“蛋糕”,很有可能会让法国、智利、西班牙等国家分走,不少葡萄酒商早已找到了澳洲葡萄酒的替代产品,国产葡萄酒能否把握机会强势发展起来还充满未知。
消费君注意到,随着葡萄酒市场的疲软,在去年酱酒热趋势下,有不少的葡萄酒商开始做起了白酒。4月15日,葡萄酒酿造销售集团天鹅酿酒集团高调宣布跨界染“酱”,甚至计划未来投入10亿元的广告费用。天鹅酿酒集团董事长李卫表示,酱酒的几个核心指标明显指向了加速发展和持续景气,所以天鹅酿酒集团要抓住这波大行情。
天鹅酿酒集团联合创始人卢小龙认为,中国葡萄酒最大的困境是赛道问题。国内葡萄酒市场在低门槛、无序化的竞争下,已经从碎片化变成粉末化了,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而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则是“红染酱”,将赛道切换到10倍于红酒的白酒赛道上来。
酱酒有多热?刚刚结束的春季糖酒会上,参展的酱酒企业占据了多半,甚至有人将“糖酒会”称为“酱酒会”。数据显示,酱酒以占白酒行业8%的产能,实现了总利润的4成,基于此,各路资本纷纷入局酱酒。
“红染酱”真的能解决中国葡萄酒的问题吗?消费君认为未必,切入酱酒赛道或许能够让葡萄酒商抓住红利,实现一波增长,但葡萄酒面临的困境一直存在,并不是改变赛道就能解决的,就目前来看,培养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是至关重要的。
 
打赏
 
更多>同类酒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酒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积分换礼网站留言RSS订阅
陕ICP备2021007507号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